【第六期】肝病給人的印象大多是「毫無徵兆」的,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告知肝臟損傷,這又是為什麼呢?其實,這主要是肝臟的代謝功能比較強大。
有研究發現,肝臟損傷達2/3時,肝功能也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,因此,在肝病剛剛出現以後,容易被人給忽視。
要知道肝臟損傷以後,要格外注意飲食,多吃些含有營養的食物,眾所周知,雞蛋中營養元素較多,適合補充。
那麼肝不好的人可以多吃雞蛋嗎?
雞蛋所含有的蛋白質、磷元素較多,長期食用,對身體有益,肝不好的人,可以增加雞蛋的食用,只不過在食用雞蛋時,要多加註意。
肝不好的人,不能過多的食用雞蛋,因為雞蛋中含有蛋白質較多,攝入身體過量以後,可能會引起氨元素平衡破壞,還會出現較多含氨的代謝產物。
若是這些產物增多以後,可能會讓肝臟代謝負擔加重,造成肝臟損傷,因此,對於肝不好的人在食用雞蛋時,每天食用雞蛋不要超過2個。
提醒:日常3種蔬菜,或會損傷肝臟,盡量少吃
1、未成熟的番茄
番茄也是很多人愛吃的蔬菜,其酸甜可口,深受小朋友的喜愛,可是,在番茄未成熟前,盡量不要食用。
番茄沒有成熟的時候,所擁有的茄鹼較多,研究發現,茄鹼屬於有害物質,在體內存積過多以後,可能會增加肝臟對毒素的分解負擔。
在肝臟負擔變重後,肝臟的損傷幾率也會增加,容易誘發肝病出現,此外,茄鹼對神經也有傷害,可能讓神經出現損傷,影響身體。
2、老豆角
肝不好的人,要減少老豆角的食用,因為豆角或者四季豆長老以後,可能會出現有害物質,尤其是,在烹飪老豆角時未熟透以後。
老豆角中存有較多的皂苷和凝集素,這兩種物質對臟器、組織、細胞損傷較大,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肝臟,可能會讓肝功能下降,誘發肝病。
注意,在老豆角或者四季豆烹制時,要盡量煮熟,不要因烹制時間過短,給身體帶來損傷,引起其他併發症出現。
3、爆炒的西葫蘆
在生活中西葫蘆也是比較美味的菜肴,但是,對於西葫蘆的爆炒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導致有害物質出現,給身體和肝臟帶來損傷。
有研究發現,長時間爆炒的西葫蘆中,容易有損傷肝臟的物質丙烯醯胺發生,如果丙烯醯胺在肝內增多後,可能會肝細胞損傷,導致肝病出現。
生活中減少肝臟損傷,該如何做呢?
第一、經常喝水
水分在體內佔有量較多,肝臟代謝、分解時,需要水分的補充,增加飲水量,對肝功能有一定的幫助。
補充水分時,可以放些雲台冰菊在水杯中。
雲台冰菊所含菊甙、硒元素、生物鹼類等,這些元素適合補充。
有研究發現,補充菊甙後,可輔助受損的肝細胞修復,減少毒素、脂類微粒存積,緩解肝組織損傷;
而硒元素和生物鹼類:有不錯的分解作用,促進有害物質分解,降低肝臟損傷幾率,對肝功能提升有幫助。
將雲台冰菊置入杯中,放入熱水,沖泡後適合飲用。
第二、不要熬夜
在肝臟出現損害以後,要避免長時間熬夜,這是因為熬夜可能會影響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,還可能讓肝臟代謝功能緩慢,促使毒素和有害物質存積。
若是時間過長以後,容易讓肝臟發生損傷,增加肝病發生幾率,除此以外,肝血在熬夜時消耗也會增加,可能會讓肝內血液存儲不足。
肝內血液存儲量減少以後,會讓其他的臟器和組織得不到及時的滋養,可能誘發其他併發症,影響機體的正常運行。
因此,每天儘可能在晚上11點前入睡,保持7~8小時的睡眠時間,不要熬夜時間過長,影響臟器休息,促使身體損傷,增加疾病發生。